承载城市梦想·建筑美好生活

隧道股份转型“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

2014-12

记者陆文军、罗政

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表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曾经缔造了诸多上海记忆和工程奇迹的隧道股份,将在国际化的浪潮中进一步提升市场运作和拓展能力,从传统的“工程承包商”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转变。

  新华网上海12月30日电  从上海第一条越江隧道到上海第一座高架,从上海地铁1号线到东海大桥,从南京路步行街到外白渡桥和北外滩……这些经典的上海记忆背后,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隧道股份。

  12月30日,在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共同主办,上海农商银行全程支持的“谈改革、讲创新、话党建——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全媒体大型访谈活动中,隧道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焰表示,在新一轮国企改革中,曾经缔造了诸多上海记忆和工程奇迹的隧道股份,将在国际化的浪潮中进一步提升市场运作和拓展能力,从传统的“工程承包商”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转变。

  张焰说,隧道股份将抢抓本轮国资国企改革重大机遇期,引导企业向金融投资领域转型,做“建设界的金融专家”和“金融界的建设专家”。隧道股份是国内城市基础设施投资领域BOT、BT等经典模式的开创者,集团投资板块所贡献的净利润已连续两年超过集团总量60%以上。

   “基础设施投资是隧道股份非常重要的产业组成也是我们产业链的前端,目前累计投资规模已超过800亿元,在建设领域商业竞争类地方国企中名列全国第一。”张焰介绍,置身于上海这一金融中心,隧道股份旗下的上海隧道早在1994年就已上市,是国内建设行业第一家上市公司,也是国内开展基础设施投融资的建设企业之一。

  据介绍,隧道股份充分利用上海国际金融中心的区位优势,运用了包括项目贷款、定向增发、公司债券、海外发债、资产证券化、中期票据、保险债项计划、信托计划、商业保理、私募基金等一系列金融工具,与金融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在投融资领域拥有专业的创新能力,保证了同类金融工具中资金成本的优化。

   “国际化”同样是隧道股份的未来主战略。作为较早主动走出国门的国企之一,隧道股份从1996年设立海外办公室以来,就一直立足于新加坡等市场化、专业化、国际化程度极高的市场。经过近20年的精耕细作,隧道股份已经成为新加坡市场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商,逐步形成了以新加坡、印度、香港、非洲为中心的四大核心市场,并将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盾构装备等远销海外。

  张焰表示,国际化不仅是产值的体现,更是人的思维、视野的国际化,是整个管理体系的国际化。“我们选择新加坡这样的发达国家作为海外市场桥头堡,就是要学习其先进严格的管理模式,‘反哺’国内企业的规范化和能力。能够适应新加坡这样苛刻的市场,那么我们在其他市场的竞争力一定是强的,现在我们不仅承建了许多新加坡项目,甚至把国产盾构装备首次卖到发达国家市场,这是我国工程领域的重大突破。”

  在国有企业深化改革稳步推进的背景下,对于隧道股份来说,扎扎实实做好每一个项目固然重要,但是长远来看,更要从城市真正的需求出发,打破传统“工程承包商”的思维桎梏,向“城市基础设施建设运营综合服务商”转变。

  据悉,隧道股份将通过收购、兼并、合作、投资、设立公司等各种形式等,以重点城市为中心布局若干区域市场总部,在保持大型隧道等重大交通、市政基础设施建设运营业务核心优势的同时,重点开拓工业化建筑、有轨电车、节能降耗绿色建材等新型产业集群。

a3

a1

a2